中文通用名称:氟苯虫酰胺
国际通用名称:Flubendiamide
CAS登录号:272451-65-7
化学名称:N-(2-甲磺酰胺-2,2-二甲基)丙基-N’-{2-甲基-4-七氟异丙基}苯基-3-碘代邻苯二甲酸酰胺
化学类别:邻苯二甲酰胺类
生物活性:杀虫剂
化学结构式:
氟苯虫酰胺是由日本农药株式会社于1998年发现、2001年起与拜耳共同开发的双酰胺类杀虫剂,是邻苯二甲酰胺类化合物。与氯虫苯甲酰胺一样,氟苯虫酰胺也作用于昆虫的鱼尼丁受体,与其目前所面临的困境不同的是,它的诞生可谓是万众瞩目,氟苯虫酰胺的出现标志着双酰胺类杀虫剂正式走进大众的视野,并于2007年正式上市。在国内的登记情况如下:
但在短短的9年后,美国环保署(EPA)于2016年3月1日发布,拟取消农药氟苯虫酰胺的登记。而随后拜耳不得不取消了氟苯虫酰胺在美国200多种作物上的登记。而同年中国也禁止其在水稻上登记。
氟苯虫酰胺虽然在中国的化合物专利(专利号:CN1328246C)有效期将于今年年底(2019年11月29日)到期,但由于国内于2016年禁止其在水稻上使用,但一直处于不温不火的状态,与其同门师弟“氯虫苯甲酰胺”形成鲜明的对比。
那么为什么如此万众瞩目的产品为何为遭遇“打压”呢?
首先,氟苯虫酰胺能够分解成更高毒性的代谢物,从而对于水生生物产生危害,进而威胁到水生食物链(尤其鱼类)。尤其对大型溞剧毒,对藻类高毒,同时该代谢物在环境中具有持久性。
第二,与氯虫苯甲酰胺类似,氟苯虫酰胺也易使目标害虫产生抗药性,全国农技推广中心组织的抗性监测结果表明,部分地区蔬菜小菜蛾已对氟苯虫酰胺产生了严重抗性;二化螟对氟苯虫酰胺的抗性发展也较快,有的地方达到中等水平抗性。单一用药面临着较大的害虫抗性风险,且由于同样作用于昆虫的鱼尼丁受体,与氯虫苯甲酰胺存在着产生交互抗性的风险。
最后,水稻是我国的传统作物,同时也有大量的杀虫剂应用于水稻。我国登记用于防治水稻二化螟的产品有760个以上,登记防治稻纵卷叶螟的产品达905个。在如此登记背景下,无论是氯虫苯甲酰胺还是新烟碱类的杀虫剂,都可以完美取代氟苯虫酰胺。
但是,在美国禁用和在中国禁止水稻上使用也并非是一定被判处了“死刑”。吡唑醚菌酯就是相似的例子,吡唑醚菌酯也由于对水生生物毒性极高(对虹鳟、大型溞剧毒),而禁止在水田中使用,但也不妨碍其成为一种优秀的杀菌剂(并具有植物保健作用),广泛应用于大豆、玉米、花生、棉花、葡萄、蔬菜、马铃薯等作物。
所以在氟苯虫酰胺在专利保护期到之后势必迎来登记高潮。
据统计在2016年,南美洲是氟苯虫酰胺的第一大地区市场,2016年的销售额为2.05亿美元,占全球市场的46.2%。仅巴西一国,2016年的销售额就达到了1.86亿美元,占总市场的41.9%,几乎全部用于大豆。值得一提的是氟苯虫酰胺在水稻上的销售额几乎全部来自于亚洲。水稻上的禁用,并不能代表其在非水田环境下的优异表现。作为氟苯虫酰胺的第一大市场,包括巴西在内的南美洲大豆产区具有着巨大的市场潜力。境外登记也可能是氟苯虫酰胺专利保护期到期之后的热门之一!
相关主题:生物降解检测